十功徳品第三


ホームへ 資料室へ 法華経目次へ メール


爾時大荘厳菩薩摩訶薩復白仏言。世尊。世
尊説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経。眞實
甚深甚深甚深。所以者何。於此衆中。諸菩薩
摩訶薩及諸四衆天龍鬼神国王臣民諸有衆
生。聞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経。無不獲得
陀羅尼門。三法四果菩提之心。当知此経。
文理眞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仏之所守護。無
有衆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
敗。所以者何。一聞能持一切法故。若有衆生
得聞是経。則為大利。所以者何。若能修行。
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有衆生
不得聞者。当知是等為失大利。過無量無辺
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終不得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
於險徑多留難故。世尊。是経典者不可思議。
唯願世尊。広為大衆慈哀敷演是経甚深不
思議事。世尊。是経典者。從何所来。去何所
至。住何所住。乃有如是無量功徳不思議力。
令衆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
告大荘厳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善男子。我説是経甚深
甚深眞實甚深。所以者何。令衆疾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故。一聞能持一切法故。於諸
衆生大利益故。行大直道無留難故。善男
子。汝問是経。從何所来去至何所住何所住
者。当善諦聽。善男子。是経本從諸仏宮宅
中来。去至一切衆生発菩提心。住諸菩薩所
行之処。善男子。是経。如是来如是去如是
住。是故此経。能有如是無量功徳不思議力。
令衆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
寧欲聞是経復有十不思議功徳力不。大荘
厳言。願楽欲聞。仏言。善男子。第一是経。能
令菩薩未発心者発菩提心。無慈仁者起於
慈心。好殺戮者起大悲心。生嫉妬者起随喜
心。有愛著者起能捨心。諸慳貪者起布施心。
多★慢者起持戒心。瞋恚盛者起忍辱心。生
懈怠者起精進心。諸散亂者起禪定心。於愚
癡者起智慧心。未能度彼者起度彼心。行十
悪者起十善心。楽有為者志無為心。有退心
者作不退心。為有漏者起無漏心。多煩悩者
起除滅心。善男子。是名是経第一功徳不思
議力。善男子。第二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
若有衆生得是経者。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
句。則能通達百千億義。無量数劫不能演説
所受持法。所以者何。以其是法義無量故。
善男子。是経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万。百千
万中。一一復生百千万数。如是展轉乃至無
量。是経典者亦復如是。從於一法生百千
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万数。如是展轉。
乃至無量無辺之義。是故此経。名無量義。善
男子。是名是経第二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三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有
衆生得聞是経。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通
達百千万億義已。雖有煩悩如無煩悩。出生
入死無怖畏想。於諸衆生生憐愍心。於一切
法得勇健想。如壯力士能擔能持諸有重者。
是持経人亦復如是。能荷無上菩提重宝。擔
負衆生出生死道。未能自度已能度彼。猶如
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御安止此岸。有好堅
牢船舟。常辧諸度彼者之具。給與而去。是
持経者亦復如是。雖嬰五道諸有之身百八
重病常恆相纒。安止無明老死此岸。而有堅
牢此大乘経無量義辧。能度衆生。能如説
行者得度生死。善男子。是名是経第三功徳
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四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有
衆生得聞是経。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得
勇健想。雖未自度而能度他與諸菩薩以為
眷屬。諸仏如来。常向是人而演説法。是人聞
已。悉能受持随順不逆。轉復為人随宜広説。
善男子。是人譬如国王夫人新生王子。若一
日若二日若至七日。若一月若二月若至七
月。若一歳若二歳若至七歳。雖復不能領
理国事。己為臣民之所宗敬。諸大王子以為
伴侶。王及夫人。愛心偏重常與共語。所以者
何。以稚小故。善男子。是持経者亦復如是。諸
仏国王是経夫人。和合共生是菩薩子。若是
菩薩得聞是経。若一句若一偈。若一轉若二
轉。若十若百若千若万。若億万億若恆河
沙。無量無数轉。雖復不能體眞理極。雖復不
能震動三千大千国土雷震梵音轉大法輪。
己為一切四衆八部之所宗仰。諸大菩薩以
為眷屬。深入諸仏祕密之法。所可演説無違
無失。常為諸仏之所護念。慈愛偏覆。以新
學故。善男子。是名是経第四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五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若仏在世若滅度後。其有受持
讀誦書寫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経。是
人雖復具縛煩悩未能遠離諸凡夫事。而能
示現大菩提道。延於一日以為百劫。百劫亦
能促為一日。令彼衆生歓喜信伏。善男子。是
善男子善女人。譬如龍子始生七日。即能興
雲亦能降雨。善男子。是名是経第五功徳不
思議力。
善男子。第六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若仏在世若滅度後。受持讀誦
是経典者。雖具煩悩而為衆生説法。令得遠
離煩悩生死断一切苦。衆生聞已修行得法
得果得道。與仏如来等無差別。譬如王子。雖
復稚小。若王遊巡又以疾病。委是王子領理
国事。王子是時依大王命如法教令。群寮百
官宣流正化。国土人民各随其安。如大王治
等無有異。持経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若
仏在世若滅度後。是善男子。雖未得住初不
動地。依仏如是用説教法而敷演之。衆生聞
已一心修行。断除煩悩得法得果乃至得道。

善男子。是名是経第六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七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於仏在世若滅度後得聞是
経。歓喜信楽生希有心。受持讀誦書寫解
説。如法修行発菩提心。起諸善根興大悲意。
欲度一切苦悩衆生。雖未修行六波羅蜜。六
波羅蜜自然在前。即於是身得無生忍。生死
煩悩一時断壞。即昇第七地與大菩薩位。譬
如健人為王除怨。怨既滅已王大歓喜。賞賜
半国之封皆悉與之。持経男子女人亦復如
是。於諸行人最為勇健。六度法宝不求自至。
生死怨敵自然散壞證無生忍。半仏国宝封
賞安楽。善男子。是名是経第七功徳不思議
力。
善男子。第八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於仏在世若滅度後。有人能得
是経典者。敬信如視仏身令等無異。愛楽是
経受持讀誦書寫頂戴如法奉行。堅固戒忍
兼行檀度。深発慈悲。以此無上大乘無量義
経。広為人説。若人先来都不信有罪福者。以
是経示之。設種種方便強化令信。以経威力
故。発其人心★然得迴。信心既発。勇猛精
進故。能得是経威徳勢力得道得果。是故善
男子善女人。即於是身得無生法忍得至上
地。與諸菩薩以為眷屬。速能成就衆生浄仏
国土。不久得成無上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経
第八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九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若仏在世及滅度後。有得是経
歓喜踊躍得未曾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広
為衆人分別解説是経義者。即得宿業余罪
重障一時滅尽。便得清浄逮得大辯。次第荘
厳諸波羅蜜。獲諸三昧首楞厳三昧。入大總
持門。得懃精進力。速越上地。善能分身散
體遍十方国。拔濟一切二十五有極苦衆生
悉令解脱。是故是経有如此力。善男子。是名
是経第九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十是経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
男子善女人。若仏在世及滅度後。若得是経
発大歓喜生希有心。即自受持讀誦書寫供
養如説修行。復能広勸在家出家人。受持讀
誦書寫供養解説如法修行。既令余人修行
是経力故得道得果。皆由是善男子善女人
慈心懃化力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於是身
便逮無量諸陀羅尼門。於凡夫地自然初時
能発無数阿僧祇弘誓大願。深能発救一切
衆生成就大悲広能救苦。厚集善根饒益一
切。而演法澤洪潤枯涸。以衆法薬練諸衆
生安楽一切。漸見超登住法雲地。恩澤普潤
慈被無外。攝苦衆生令入道迹。是故此人不
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
是経第十功徳不思議力。
善男子。如是無上大乘無量義経。極有大威
神之力。尊無過上。能令諸凡夫皆成聖果。永
離生死而得自在。是故此経名無量義也。
能令一切衆生於凡夫地生起諸菩薩無量道
芽。令功徳樹蔚茂扶踈増長。是故此経號
十不可思議功徳力也。

於是大荘厳菩薩摩訶薩及八万菩薩摩訶
薩同聲白仏言。世尊。仏所説甚深微妙無上
大乘無量義経。文理眞正尊無過上。三世諸
仏所共守護。無有衆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
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此経乃有如是十
種功徳不思議力。大饒益無量一切衆生。
令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各得無量義三昧。或
得百千陀羅尼門。或令得菩薩諸地諸忍。或
得縁覺羅漢四道果證。世尊慈愍。快為我等
説如是法。令我大獲法利。甚為奇特。未曾有
也。世尊慈恩實難可報。爾時三千大千世界
六種震動。於上空中復雨種種華。天憂鉢
羅華。鉢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無
数種種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宝。於上空
中旋轉来下。供養於仏及諸菩薩聲聞大衆。
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満盈溢。見色聞香自
然飽足。天幢天幡天★蓋。天妙楽具処処安
置。作天伎楽歌歎於仏。又復六種震動東方
恆河沙等諸仏世界。亦雨天華天香天衣天
瓔珞天無價宝。天厨天鉢器天百味。見色聞
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蓋天妙楽具。作
天伎楽歌歎彼仏及諸菩薩聲聞大衆。南西
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仏告大荘厳
菩薩摩訶薩及八万菩薩摩訶薩言。汝等当
於此経応深起敬心如法修行。広化一切懃
心流布。常当慇懃晝夜守護。普令衆生各獲
法利。汝等眞是大慈大悲。以立神通願力守
護是経勿使疑滯。於当来世必令広行閻浮
提。令一切衆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以
是之故。亦令汝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時大荘厳菩薩摩訶薩。與八万菩薩摩
訶薩。即從坐起来詣仏所。頭面禮足遶百
千匝。即前胡跪倶共同聲白仏言。世尊。我
等快蒙世尊慈愍。為我等説是甚深微妙無
上大乘無量義経。敬受仏勅。於如来滅後。当
広令流布是経典者。普令一切受持讀誦書
寫供養。唯願世尊。勿垂憂慮。我等当以願
力。普令一切衆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
得是経法威神之力。爾時仏讚言。善哉善
哉。諸善男子。汝等今者眞是仏子。大慈大悲
深能拔苦救厄者矣。一切衆生之良福田。広
為一切作大良導。一切衆生大依止処。一切
衆生之大施主。常以法利広施一切。爾時大
會皆大歓喜。為仏作禮。受持而去。

無量義経。

ホームへ 資料室へ 法華経目次へ メール